诗词里的古代生活——《秋思》

时间:2021-11-17 0:00:00 阅读次数: 11329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对于现代人来说,生活中有手机,有电脑,有网络,有书看,有电影看,实在不行还能出去旅旅游,跟朋友唠唠嗑。

而古代没有手机、电脑,没有电影院、游乐园、KTV等 ,那时候的人们闲暇时都在干些什么呢?

本系列我们将带大家通过古代的诗词歌赋,穿越回古代,去看看古时人们的日常生活。我们将看到古人们吟诗作赋、游山玩水、曲水流觞、斗茶焚香、琴棋书画、听歌观曲等有趣场景。

1.jpg

洛阳的秋天,是洛宁白河镇的银杏金黄,是眉岱山满上遍野的花,是西子湖的层林尽染,是石头部的田园风光,还是白马寺的萧瑟飘零,更是王城公园的金菊盛典。

洛阳的秋天,也是诗人张籍笔下,秋风忽起而突感悲寂写下的《秋思》。

 

《秋思》张籍

原文: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
忽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
 

大意: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,心中思绪翻涌,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。

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,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。

 

诗词里的故事:

(1)张籍轶[yì]事:据冯贽[zhì]《云仙散录》中记载,晚唐诗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,把杜甫的名诗一首一首地烧掉,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,一天早上吃三匙。一天,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,看到张籍正在拌纸灰,很是不解,就问道:“张籍,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,又拌上蜂蜜吃了呢?”张籍说:“吃了杜甫的诗,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!”好友听了哈哈大笑。

 

(2)洛阳城:洛阳市,简称“洛”,别称洛邑、洛京。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、4000多年城市史、1500多年建都史。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,禹划九州,河洛属古豫州。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隋唐大运河的中心,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。

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隋唐大运河的中心,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。历史上洛阳先后6次进入世界最大城市之列。洛阳可谓是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。

自古洛阳被称为“诗城”,历史上与洛阳有关或提及洛阳风物的诗词篇秩浩瀚,除了长安(数量要少一些)以外,世界上再没有类似的城市了。这份独特的精神、历史遗产,足以使洛阳独步天下。由于洛阳多数为帝都,作为国家的城市中心,文人墨客往来之间,所作诗词也大多离不开政治的兴衰,国家的动乱以及百姓的喜怒哀乐。

 

2.jpg



 

穿越小问答:

1.历史上有()个王朝曾在洛阳建都?

A. 11   B. 12   C. 13   D. 14

2.《秋思》中,诗人张籍表达了对()的思念?

A.友人  B.家人  C.同僚 

  

上期答案:《鹭》1. A.郑都官  C. 郑鹧鸪